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今年7月,我们将迎来党的90周岁生日。90年来,我们党从弱小变为强大,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人间奇迹。纵观9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全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葆先进。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不断进入新境界、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的历史。
一、调查研究是马列主义理论创立的科学方法
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是马列主义的理论源泉,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环节。马列主义的一切理论的创立,都与调查研究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忠实的调查研究者。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以“真正的事实为立足点”,在充分占有客观事实和原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概括,从而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为了进一步了解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在1880年制定了一份《工人调查表》。这份调查表内容十分详尽,有近一百个问题,几乎囊括了工人生产生活的所有信息。为了《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花了整整40年的时间,深入各个方面搜集材料。在此期间,他还分析、比较、研究了英国调查委员会和各工厂视察员所收集整理出来的大量的调查报告和经济资料,为最终完成巨著打下了扎实基础。1842年,恩格斯到纺织厂实习经商,经常到工人栖身的地方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斗争情况,和他们交朋友。同时,恩格斯阅读了大量论述工人阶级状况的著作,研究了他所能看到的各种文件,写出了著名的考察报告《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革命实践斗争中,深入了解社会、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在科学地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思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等一大批著作。这些伟大著作,深刻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论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不仅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而且也是不断对经济和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生。
列宁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在他的一生中,调查研究是他指导革命斗争的主要实践活动。无论是在早期反专制的斗争中,还是在沙皇政府的监狱里,无论是在国内领导工人农民运动,还是侨居国外革命实践中,他都十分重视并充分运用调查研究这一工具。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时,特别注意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他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竭尽全力把事实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要从俄国的具体国情和任务出发,创造性地对待马克思学说。他深入实际亲自调查俄国国情,搜集了大量统计资料,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加以分析,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国家胜利”、“苏维埃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好形式”等正确的理论和方针。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由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旧政府,夺取了国家政权,实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时多次探索而未能实现的理想,第一次在世界上成立与资本主义相对抗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第一次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层面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多次强调调查研究对苏维埃政权的迫切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他主张要深入到县、乡、村的实际生活中去,要下功夫进行调查研究。他说:“谁怕付出劳动,谁就没有可能找到真理”。 1918年,列宁针对当时的一些党报宣传的内容不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工作人员重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要认真调查所在单位“是否真正有成绩?有那些成绩?证实了没有?其中有没有虚构、夸大和书生式的许诺?成绩是怎样取得的?怎样扩大的?”列宁这里提出的六个问题,是做好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是马克思主义求实精神在调查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列宁认为,在调查研究时,要深入到基层,在切实掌握丰富的具体材料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分析,找出成功和失败的真正原因;要敢于揭露和批评错误行为,大力表彰好人好事,只有这样,“我们整个建设事业的改善也就会越加顺利”。
事实说明,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才能真正认识和了解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才能发现真理,掌握真理,运用真理。
二、调查研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搞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马列经典著作中既没有的现成答案,也没有成功的先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方法,逐步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开创者。他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经过长期的斗争实践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政策。在全面深入考察研究了中国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两篇光辉著作,系统地回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前途以及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等中国民主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认识到中国反动势力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反对本本主义》等著名篇章。在上述文献中,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把苏联革命经验模式化的错误倾向,尖锐地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振聋发聩的论断,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为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道路,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毛泽东同志指出, 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他不仅自己注重社会调查,而且号召全党开展社会调查,把调查研究应用于党的全部工作,使之成为指导革命、教育干部的方法。无论在井冈山时期、江西中央苏区时期,还是延安时期,无论是《实践论》、《矛盾论》,还是后来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他都十分强调这一点。 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在毛泽东和其他领导同志的带动下,特别是经过延安整风,广大干部逐渐养成了做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显著提高,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增强,为我们党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更加注重调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腐败的国民党留下的破烂摊子,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我们党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党员干部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出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迅速扭转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局面,经济恢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6年,在毛泽东提议下,中央政治局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全面听取了中央和国务院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经政治局多次讨论,最后由毛泽东同志将调查情况和讨论意见概括成《论十大关系》,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文献之一。1961年,党中央为了及时纠正在探索新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左”倾错误,提出了搞一个“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的举措,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一封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干部,纷纷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为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探索做出了贡献。但是,晚年的毛泽东同志由于“工作忙了,身体精力也差了,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少了”,最终导致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决策。
历史经验说明,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凡事一旦脱离实际、不调查,搞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就注定会失败。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条铁的定律。
三、调查研究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源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和发扬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同志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楷模。“摸着石头过河”,生动体现了他求真务实的精神。“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组织全党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认清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从此,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翻两番、达小康”的宏伟目标。“翻两番”究竟靠不靠得住?“翻两番”的目标实现后,社会又将是什么样子?带着这样的思考,1983年2月,邓小平同志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浙沪地区调研。实地调查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仅肯定了“翻两番”目标的可行性,而且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深入工厂车间开展调查研究。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果,坚定了邓小平同志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他提出,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说,改革开放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1993年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我们党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并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等经典论断。他多次深入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田间农户、偏远村寨和连队边防,身体力行调查研究,为全党做出了榜样。在《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等文献中,江泽民同志始终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作为转变党风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执政党建设问题,江泽民同志先后深入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查研究,召开了30多个不同形式的党建工作座谈会,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系统化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同志继承和发扬了我党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光荣传统。他在2005年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加强调查研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和矛盾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核心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党中央对会议《决定》的起草高度重视,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亲自领导,18个中央部门和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形成25份专题调研报告。同时,起草组到12个省区进行专题调研,征求意见人数达2995人。胡锦涛同志还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决定》提出的重要观点和主要举措,来自各级党组织的探索实践、来自全党的集思广益、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的形成,同样也是历经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反复调研过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求真务实的科学的唯物主义态度。
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始终贯穿着调查研究的生动实践。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始终闪烁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耀眼光芒。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选择和思想源泉。
四、调查研究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先行之举
四川是中国西部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面对这样的省情,历届四川省委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带领全省人民努力追赶跨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川是中国改革的重要发源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两个月,四川省委领导就深入宁江机床厂等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创造性地提出扩权14条。1978年10月,四川对宁江机床厂等6个企业进行了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在全国率先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省委大胆探索,农村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面对产粮大省的四川却是粮食供应严重匮乏的现实,省委领导深入乡村农户,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识到人民公社的体制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改不行。1978年1月,原广汉县金鱼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6月,原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确立“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广大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农村经济迅速恢复活力。这种自下而上推动与自上而下引导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推进四川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四川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为了进一步把握省情,省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四川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的重大课题研究,率队到广安、巴中、南充、德阳、广元等市,深入党政机关、工厂学校、田间地头,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通过调研省委认识到,四川纵向比较成绩斐然,但横向与全国特别是东部沿海省市比较,差距呈逐渐拉大的趋势。加快发展速度、提高经济质量,无疑是四川的必然选择。在全面认识省情,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缜密、科学的分析论证,省委提出了抓住机遇,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得到全省上下的广泛认同和热烈响应。为了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省委下发的《中共四川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中,要求县级以上党委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研制度、重大决策跟踪调研制度和重大调研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并对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每年到基层调研的时间作出了规定。扎实的调研,科学的决策,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发展。10年来,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就,全省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省GDP年均增速达到11.6%,2007年迈过1万亿大关。
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四川省委在九届四次全会召开前,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的调研,以新的视角对省情和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再思考再认识。通过调研,省委认识到,“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民心所向,科学发展是本质要求、根本途径,又好又快发展是奋斗目标、检验标准。特别是四川经济总量已经迈上1万亿元台阶后,只要思路正确、举措得当、工作有力、作风务实,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完全有可能实现连续多年快速发展。为此,省委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总体取向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新目标,按照“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灾区实地调研,掌握灾害损失和灾后重建的第一手情况,提出了“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等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作出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推进“新农村综合体” 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三年来,四川在“两个加快”的强力牵动下,全省经济呈现“止滑-回升-高位运行”的良好发展态势,“7+3”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油气化工等迅速崛起,GDP总量2010年达1.6万亿,跃居全国第8位,灾区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走出了一条跳起摸高的跨越发展之路,四川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转折点。
回顾四川改革发展的历史,历届省委在制定决策和推动发展中,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放到先行和首要的位置,从而实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汇聚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五、调查研究是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
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途中,特别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快学习型政党建设,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时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传统,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离不开调查研究。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调查研究,对于党的事业尤为重要,是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切实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任重道远,在前进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这就离不开调查研究。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的方式亟待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贫富差别不断拉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等,都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实情,科学运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不断破解难题。“十二五”时期,既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深化认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离不开调查研究。我们党执政60多年来,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绩。但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一些党员领导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实际,准确把握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坚持开拓创新,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以党的团结推动社会的和谐, 以伟大工程建设引领伟大事业发展,使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
推进四川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调查研究。党的建设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四川在党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比如,在选人用人上推行非定向预推后备人选、全委会推荐重要干部、“两推一述”产生考察人选等多种提名方式;在组织建设上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乡镇党政负责人公推公选;在基层党建上推行“三覆盖”、“三级联创”、“支部加协会”等活动和模式等,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特别是在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展示了党的形象和建设成效。当前,四川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准确把握新的省情,科学谋划“十二五”各项工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奋力推进灾区发展振兴,任务艰巨而又光荣,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增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坚持加快发展的基调不动摇、爬坡上行的干劲不松懈、抢抓机遇的力度不减弱,保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不下降,努力开创四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坚持求真务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是我们事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之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我们的各项工作就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来源:求是理论网)
(网络编辑:于晓敏)
- 上一篇: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与反腐败的对策
- 下一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